Quantcast
Channel: HOI 系列主題 :: 遊戲基地 Hearts of Iron 鋼鐵雄心系列 討論板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9

[創作] HOI3小說版戰報:德意志帝國的全球野心 第2-2章

$
0
0
第2章 海獅計畫
2-2 天佑女王



1940年9月15日晚上10時,德軍6個運輸機大隊載著總數5萬4千人的6個空降師,趁著夜色掩護從荷蘭佔領地海牙機場起飛,6個截擊機和戰鬥機大隊也分別從海牙及瑟堡機場起飛護航。

一小時後,多佛爾和布萊頓上空出現鋪天蓋地的運輸機群,空降兵從天而降,英軍的防空砲也在同一時間陸續開火,在半空中爆開一朵朵的火光;英德截擊機在英吉利海峽纏鬥,一些截擊機拖著長長的濃煙墜入黑漆漆的大海。

海獅作戰正式打響。

海獅計畫的總制定人、西線司令部總司令馮.倫德施泰特元帥,人在巴黎的司令總部下達命令,要求擔任英國本土主攻力量的第3軍、第6軍、第11軍及第1海陸軍開始登上運輸艦,準備在拿下多佛爾後立即出發。

48歲的倫德施泰特等了一年多,打從一年前著手制定海獅計畫,他就在等待這個能夠名留青史的時刻。倫德施泰特一直想要向父親證明,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在一場歷史性戰役中,領導三軍贏得勝利。這一場戰役,或許就是海獅作戰了。

倫德施泰特的家族是個傳統軍人家庭,家族的軍旅生涯長達850年,不過他的父親只是少將軍官,因此對倫德施泰特寄予厚望。1938年,二戰即將爆發,希特勒委任倫德施泰特為西線司令部總司令,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。

1939年1月,德軍征服法國後,希特勒即命令倫德施泰特制定入侵英國的海獅計畫,因此倫德施泰特先執行封鎖地中海的「百合花計畫」,並開始擴充海軍及空軍。

一年後,德軍成功封鎖地中海,海軍也成功擴充至3個艦隊,主力水面艦艇是1艘輕型航母、4艘戰巡及7艘重巡;6個海軍轟炸機大隊也在海獅作戰前趕製出來,配給西線司令部。

圖:海獅作戰前夕,德軍的海軍艦艇數量。
圖:海獅作戰前夕,德軍的海軍艦艇數量。

儘管如此,德國海軍還是無法和英國海軍抗衡,因此根據倫德施泰特的構想,德軍必須先以空降兵拿下多佛爾和布萊頓,為了避免與英國艦艇陷入長時間的海面戰鬥,海軍只有一次機會把主力部隊運輸到英國本土。

按照海獅計畫,6個空降師分別拿下多佛爾和布萊頓後,德軍4個軍20個師的兵力必須立即往多佛爾增援。第11軍的3輕坦2步兵北上包圍倫敦北面;第1海陸軍的5個海陸師則在倫敦南面形成包圍網;第16軍的2中坦3步兵則向西北進攻,避免包圍網外圍的英軍增援倫敦守軍;第3軍的3山地2步兵則負責向西發動攻勢,沿著海岸線拿下英軍港口。

圖:海獅作戰各軍的進攻方向。
圖:海獅作戰各軍的進攻方向。

9月16日凌晨,德軍3個空降師率先拿下無人防守的布萊頓,至於另外3個空降師則在多佛爾和英軍第38威爾士師陷入激戰。在布萊頓的空降師準備重新集結向多佛爾增援時,英軍第7裝甲師隨即向布萊頓進攻,分布在英國本土各地的英軍也立即向倫敦地區增援。

多佛爾的戰鬥持續兩天,1萬人的第38威爾士師面對將近3萬名空降兵的奇襲,在18日晚上7時開始向梅德斯通進行戰略撤退,倫德施泰特見機不可失,立即下令運輸艦隊駛向多佛爾,把主力部隊運往英國本土增援。受惠於涵蓋範圍廣泛的瑟堡雷達,德軍運輸艦艇成功避開英艦,順利把20個師的兵力運到多佛爾。

不過運輸艦在返回鹿特丹港口時,負責斷後的戰巡艦隊與英軍航母艦隊遭遇,一時間泰晤士河口砲聲四響,德軍的海軍轟炸軍在截擊機護航下從機場起飛,向泰晤士河口增援。

這場海戰持續了數小時,在海軍轟炸軍趕到泰晤士河口上空後,德軍艦隊隨即找到空隙退出戰場。儘管這場海戰以德軍敗陣收場,不過德軍只有幾艘軍艦受損,隨後退回港口維修,至於英軍則有一艘輕巡被擊沉。

圖:9月15日,德軍空降師為海獅作戰掀開戰幔,德英兩軍在多地爆發空戰。
圖:9月15日,德軍空降師為海獅作戰掀開戰幔,德英兩軍在多地爆發空戰。

圖:多佛爾戰役持續兩天,英軍第38威爾士師向梅德斯通撤退,德軍打開通往英國本土的通路。
圖:多佛爾戰役持續兩天,英軍第38威爾士師向梅德斯通撤退,德軍打開通往英國本土的通路。

圖:負責斷後的戰巡艦隊與英軍航母艦隊遭遇,一時間泰晤士河口砲聲四響。
圖:負責斷後的戰巡艦隊與英軍航母艦隊遭遇,一時間泰晤士河口砲聲四響。

圖:德國雖然海戰失利,不過在海軍轟炸機支援下成功擊沉一艘英艦。
圖:德國雖然海戰失利,不過在海軍轟炸機支援下成功擊沉一艘英艦。



德軍20個師登陸英國本土後,即按照原定計畫進軍,擴大灘頭陣地的同時也準備包圍倫敦。27日,也就是德軍主力部隊登陸的7天後,德軍只剩下奧爾德肖特1省即可完成倫敦包圍網,不過此時英軍已在包圍網外圍集結完畢。

為免重蹈巴黎覆轍,英軍先後向賴蓋特、盧頓及劍橋三地的德軍發動猛攻,試圖協助倫敦守軍殺出重圍,德軍也不甘示弱向外圍的英軍進行攻擊:第3軍及第6軍向發動攻勢的英軍進攻,讓後者陷入多任務作戰。

幾個小時後,在德軍猛烈砲火攻勢下,試圖解困的外圍英軍停止進攻,專心防禦德軍的攻勢,不過北面劍橋的德軍則面對英軍進攻而周遭沒有部隊支援,獨力應戰。9月28日,德軍完成倫敦包圍網,2個英軍裝甲師及瑞典和羅馬尼亞(流亡國家)的衛戍師被困在倫敦。

10月2日,德軍還在圍攻倫敦,不過處在劍橋的德軍處境就岌岌可危,當地德軍只有1個輕裝甲師、1個步兵師和第3集團指揮部(配有2旅步兵及1旅工兵),他們面對的是英軍1個中坦裝甲師和3個步兵師。當天晚上11時,德軍第2裝甲師抵不過英軍攻勢,率先敗走劍橋。

眼見北面即將出現漏洞,倫德施泰特向前線的戰地司令曼施坦因下達命令:「今晚務必拿下倫敦」,倫德施泰特對身邊的副將說「我不要倫敦守軍看到隔天的日出」。

10月3日下午2時,德軍徹底瓦解倫敦守軍的防禦,海陸師從南面進入倫敦市,空曠的市區只剩下大笨鐘的鐘聲在迴盪。很快,這座設在泰晤士河畔的鐘樓被一輛德軍坦克發出的砲彈化為灰燼。一支小型的空降獵兵率先突擊白金漢宮,但皇室成員早已撤離。英國國旗降下,納粹旗幟升起,宣告著倫敦失守。

至於邱吉爾,這位戰前在英國陸軍參謀總部撂下狠話「我將在這間屋子裡指揮這場戰爭,如果德軍入侵我國,我就坐在這裡,直到趕走德國人為止,否則就讓他們抬走我屍體」的英國首相,早已隨著其他內閣成員遷都利物浦。

圖:德軍主力部隊登陸後,立即開始包圍倫敦。
圖:德軍主力部隊登陸後,立即開始包圍倫敦。

圖:眼見倫敦即將被包圍,英軍先後向3省的德軍發動攻勢,協助守軍突圍。
圖:眼見倫敦即將被包圍,英軍先後向3省的德軍發動攻勢,協助守軍突圍。

圖:北面劍橋的德軍面對英軍攻勢,但周遭沒有部隊支援。
圖:北面劍橋的德軍面對英軍攻勢,但周遭沒有部隊支援。

圖:德軍第2裝甲師抵不過英軍攻勢,率先敗走劍橋。
圖:德軍第2裝甲師抵不過英軍攻勢,率先敗走劍橋。

圖:10月3日下午2時,德軍以戰死1,896人的代價拿下倫敦,英軍兩個裝甲師被殲滅。
圖:10月3日下午2時,德軍以戰死1,896人的代價拿下倫敦,英軍兩個裝甲師被殲滅。

圖:倫敦失守,天佑女王。
圖:倫敦失守,天佑女王。



就在德軍圍攻倫敦期間,東面的蘇聯紅軍趁著德軍忙於英國本土作戰之際,突然向德國宣戰,希特勒為此氣得下令圍捕來不及撤出的蘇聯駐德使節。不過德國在東線修築陸上要塞已有一段時日,加上德蘇接壤的邊界皆有派兵駐守,因此蘇聯一開始的小規模攻勢只維持幾個小時,眼見德軍防線固若磐石,就此放棄進攻。

看見蘇軍進攻不力,希特勒這才轉憂為喜,他進攻蘇聯的企圖由來已久,早在征服東線各國後就已著手準備對蘇備戰。他缺的只是一個時機。

雖然德國突然陷入兩面作戰,不過在英國本土作戰的德軍依然勢如破竹。在拿下倫敦後,第3軍繼續西進拿下沿岸港口;第6軍則向西北進軍,隸屬第6軍的「幽靈師」第7裝甲師所到之處皆讓英軍聞風喪膽;第11軍憑著輕坦的速度優勢迅速北上,並於10月8日在塞特福德殲滅兩個英軍步兵師。

英軍忙著重新部署新的一道防線,以至於他們都忘了留意,擔任先鋒、為德軍立下頭功的空降師已消失在前線戰場。英軍不知道的,是德國6個空降師已重新在多佛爾集結完畢。

10月10日,也就是德軍空降多佛爾的25天後,倫德施泰特正式簽下海獅計畫第二階段的作戰命令。在多佛爾的空軍基地,5萬餘名空降兵井然有序地登上運輸機,被空降兵稱為「容克老姑媽」(德語:Tante Ju)的JU 52運輸機群,螺旋槳再次運轉。

海獅計畫第一階段已順利完成,而讓英軍本土部隊大難臨頭、真正致命的第二階段計畫,才正要開始。

圖:拿下倫敦後,德軍繼續西進。
圖:拿下倫敦後,德軍繼續西進。

圖:第11軍及第1海陸軍北上情況。
圖:第11軍及第1海陸軍北上情況。

圖:第11軍在北面成功圍困兩個英軍步兵師。
圖:第11軍在北面成功圍困兩個英軍步兵師。

圖:為德軍立下頭功的空降師在多佛爾集結完畢,準備第二階段的作戰。
圖:為德軍立下頭功的空降師在多佛爾集結完畢,準備第二階段的作戰。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9

Trending Articles
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